中國電化學專家榮獲2012年道達爾-吉爾卡恩獎
2012年10月27日,中法科學與應用基金會和道達爾集團將2012年度吉爾?卡恩獎頒發給中國知名的電化學專家丁收年,表彰他在納米材料的電致化學發光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丁收年副教授現就職于南京市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自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丁博士于2007-2009年間,獲得法中科學及應用基金會資助,赴法國格勒約瑟夫傅里葉大學進行了為期18個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電致化學發光。丁教授尤其活躍于納米材料的電致化學研究,并利用TiO2鈉晶/CdTe量子點復合物顯著增強了電致化學發光。
吉爾?卡恩獎是為已故中法科學與應用基金會科學委員會聯合主席、著名信息與自動化研究科學家吉爾?卡恩教授而設立的,旨在為中法兩國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的項目和創新項目的發展提供交流平臺;并選拔最優秀的科研工作人員,提供博士后獎學金。
道達爾集團自2007年起,為吉爾?卡恩獎贊助五年的獎學金,每年資助的研究人員的研究課題都不同。2007年,中國粘土礦物結構專家何洪平由于在“層狀硅酸鹽的嫁接和模型化”的研究成果折桂;2008年,獲獎者中國科學家劉海濤的研究領域是光電傳輸。2009年,該獎項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教授廖澤文斬獲,他的研究領域是瀝青質的吸附/包裹現象。
2010年,獲獎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張欣欣教授,她的研究領域是肝病學。2011年,材料科學家江海濤獲獎,他的研究項目旨在證明負折射可以通過金屬電介質多層堆積來進行獲取。